漩涡逃生记|批评·家线下活动180123
编者按|
批评·家的线下活动希望建立一种共同的创作、研究,甚至是相互批评的关系,并通过每个人关心的案例不断地带出自身写作/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在这里,作为日常训练的读、写、译、讲主要基于具体的文本分析,并一同探讨在翻译和精读练习中思考的问题。本次活动以期末读书会的形式邀请几位学员各自围绕特定文本进行讲演,同时也为院外将陆续推出的专题做好准备。读书会分为上午(10:00—11:40)、下午(13:30—16:30)两场,每两位主讲者完成报告后,都有半小时的讨论时间。
“漩涡逃生记”——麦克卢汉的水手教程
刘雨尘|10:00-10:30
“漩涡中的水手”是麦克卢汉最爱的比喻之一,这个故事被他无数次的用于写作和演讲的起兴。主讲者以这则被寓言化的故事为重要分析分本,探讨麦克卢汉经历了怎样的训练,才最终获得了看清漩涡的能力。
20世纪原始主义的发现与重构
唐念慈|10:30-11:00
以Thomas McEvilley、James Clifford、Hal Foster等几位艺术家与批评家的文本为基础,梳理20世纪初至20世纪末原始主义内涵的流变,探讨现代艺术家对原始艺术的"发现"以及不同领域对原始主义的重构。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现代建筑与后人文主义主体
——《现代主义与后人文主义主体》导论与总结的翻译札记
黄清漪|13:30-14:00
迈克尔·海伊斯的《现代主义与后人文主义主体:汉斯·梅耶和路德维希·希贝尔塞默的建筑》以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视角,讨论了在现代主义背景中,汉斯·梅耶和路德维希·希贝尔塞默的建筑和理念如何叛离传统的人文主义主体观。这次报告主要针对该书的导论和总结部分。在导论中,作者明确了他本次研究的意义和他所采用的方法论;在总结部分,作者重申了“建筑存在于历史、意识形态、日常生存的感官事实之中,同时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性与不可化归性“这一基本立场,并从主体的复杂性出发,将多元方法论的必要性从汉斯·梅耶和路德维希·希贝尔塞默的建筑推及当代(后现代主义)设计实践与理论。这次报告基于对该书导论与总结部分的翻译,将梳理文本脉络,并整理所涉及的重要概念与理论,试图为对于全书的理解作一个铺垫。
“艺术史的边缘——W·J·T米歇尔翻译简介”
吴帅|14:00-14:30
《艺术史的边缘》是米歇尔的研究中一个比较总结性的陈述,也是他的《图像需要什么?》的第一篇文章。本次报告从文本内容与写作背景入手,并对其中的重点概念加以注释,提出自己在翻译过程中的问题和思考。
文化研究在台湾
李丁|15:30-16:30
作为台湾文化研究的阵地,新竹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以批判思想和跨学科为出发点,尝试建立亚洲批评性思想之间的学术连结。基于一年的求学经历与思考,主讲者想以自己的困惑为引,带出以下两个问题:
一、作为跨学科的范本,文化研究始终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便是跨学科讨论如何有效?这点与视觉文化在艺术史和文化史语境中所遇到的问题有些类似。二、台湾文化研究协会成立之初,是以连结亚洲周边地区的批判性思想为前提,也即是说,台湾的文化研究与亚际(Inter-Asia)密切相关。那么身为中文世界的学者,该如何看待亚洲其他地区的文化?有效的交流如何可能?
责编|批评·家
回复:BAU、星丛、回声、批评、BLOOM,可了解汇编。